延川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督查报告
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督导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教团〔2014〕50号)精神,县督导室组织责任区督学对全县7个乡镇、社区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情况进行了自查,按照督导内容逐校摸清底数、造册登记、建立督查台帐,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及时整改。现将督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7个乡镇共有乡镇中学1所(永坪中学),教师总数148人,学生数960人;乡镇中心小学4所(永坪镇第一小学、永坪镇第二小学、永坪镇第三小学、永坪镇兴华小学),教师总数213人,学生总数3311人;乡镇、社区教学点9个(高家屯小学、文安驿小学、贾家坪小学、眼岔寺小学、延水关小学、土岗乡小学、永坪镇李家沟小学、高家屯乡源流湾小学、关庄镇十甲小学),教师总数42人、学生总数102人;村小2所(高家屯乡贺家渠小学、高家屯乡丰佰胜小学),教师总数6人,学生总数11人。
二、自查情况
1、D级危房情况:7个乡镇、社区16所中小学均没有D级危房。
2、学生课桌椅配备情况:7个乡镇、社区16所中小学共4384名学生课桌椅均完好。
3、寄宿学生床位情况:7个乡镇、社区共有寄宿制学校7所,寄宿生56人,全部满足一人一床要求。
4、饮用水安全情况:7个乡镇、社区16所中小学饮用水安全符合标准。
5、食堂满足师生就餐要求情况:7个乡镇、社区共有寄宿制学校7所,食堂办学条件均符合标准,满足师生就餐要求。
6、厕所满足师生需要情况:7个乡镇、社区16所中小学厕所全部满足师生需要。
7、教室和寝室门窗完好情况:7个乡镇、社区16所中小学教室寝室全部门窗完好。
8、取暖设施情况:全县学校取暖方式有集中供暖、自行供暖、空调供暖等,按要求都有取暖设施。
9、.学生上下学突出安全隐患情况:我县各学校在上下学时间段,永坪中学、永坪镇第二小学、永坪镇第二小学,校门口交通拥堵,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整改,均组织保卫科干部、值日教师在校门口地段维护秩序,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交通人流较多的学校,当地交警部门均有派人到学校门口进行交通疏导,但各学校不同程度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10、寄宿制学校为学生提供营养餐情况:7个乡镇、社区7所寄宿学校寄宿生共56人,全部享受“两免一补”工程;全县所有学生享受“蛋奶工程”和营养午餐。
11、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享受生活补助情况:延川县属于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县,其教师生活补助由县财政统一拨付。
12、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备情况:7个乡镇、社区16所中小学均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或互联网设备。
13、按规定拨足公用经费情况:县财政、教育部门按规定(小学940元,初中1250元)全额拨足学生公用经费,其中教学点少于100人的3所农村学校按100人标准拨付公用经费。
14、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情况:7个乡镇、社区16所中小学基本开齐国家规定课程。规模严重萎缩的农村学校,如教学点和村小只有几个学生,受教师编制限制,未能配齐各门类学科教师。
三、整改情况
1、加大经费投入。2014年是延川县教育强县复查验收年,按照教育强县指标要求将进一步完善农村学校设施设备、教师配置等问题,县财政将安排相应资金,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投入。
2、.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学生上下学安全隐患。一是抓宣传教育,要求学生不乘坐无牌、无证、车况不好车辆以及报废车、载货车、拖拉机改装车、三轮车、摩托车等车辆;提示步行上下学的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行驶车辆;宣传告知家长,不要租用非客运车辆接送学生。二是落实学生乘车指导,要求未满12周岁的小学生不骑自行车,中学生不骑电动车、助力车、摩托车上路。三是强化部门联动,协调组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定期(适时)召开学生乘车安全联席会议,落实专项整治,查漏补缺,紧密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3、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推进教师校际交流制度。2014年秋季开始,全县实行教师交流制度,实行师资统一调配,保证乡镇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实现片区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4、补充新鲜血液,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针对我县中小学教师学科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现状,特别是体、美、音等专业性较强学科教师欠缺较多实际,县政府于2014年招聘农村特岗教师30名,从而保证开齐开足课程,并有效解决即将面临的教师年龄断层问题, 不断优化师资结构。
附件:延川县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督查整改统计表
延川县教育督导室
2014年7月20日
上一篇:关于做好2014年全市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没有了